太阳成集团tyc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教育见习教学大纲
实践环节名称:教育见习
学分/周数:1/2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开课单位:太阳成集团tyc
一、性质和任务
教育见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外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组织教育见习,旨在巩固员工的专业知识,使员工具有初步的公司产品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式
教育见习以分散安排的专题见习与集中安排的综合见习两种方式进行。
三、教学要求
1.通过教育见习,使员工了解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
2.通过教育见习,使员工能够运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其学时分配
1.教育见习准备阶段(4学时)
(1)成立见习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指导教师会议,落实工作任务,研究见习工作安排。
(2)召开见习动员会,做好员工的思想动员工作,提出相关纪律要求。
2.分散的专题见习(4学时)
不把教育见习局限在特定的时间内,充分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尽可能地为员工提供教育见习机会。充分利用长春市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基地学校“观摩课”、“示范课”或“公司产品研讨活动”等资源,适时组织员工分批次地进行教育见习。此外,suncitygroup太阳国际交流学院也有相当数量的外国职工,太阳成集团tyc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员工自己创立了“汉语角”,专门给职工讲课和辅导,可安排员工到课堂进行教育见习或实习。
3.集中的综合见习(10学时)
(1)将骨干教师“请进来”
优选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极具亲和力的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将他们请进大学课堂,为员工上示范课,并组织员工与一线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他们更充分地了解一线的对外汉语教学实际情况。
(2)组织员工观看教学录像
由指导教师选择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录像,组织员工进行集体观看,并交流观后的感想,研讨教师组织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
4.教育见习总结阶段(2学时)
(1)见习后,集中组织见习工作交流大会,组织员工畅谈见习感受,交流见习心得。
(2)根据员工见习的实际情况,由指导教师评定员工的见习成绩。
五、考核方式
见习指导教师根据员工在见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见习成效等方面综合进行评定。教育见习的总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
六、指导书及主要参考材料
1. 翟大彤主编,《教师教育规划教材:教育实习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2.高鸿源,赵树贤,魏曼华著,《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第1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2007年8月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1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 2005年9月
执笔人:郝 伟
审核人:许秀芹
2014年9月
太阳成集团tyc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教育实习教学大纲
实践环节名称:教育实习
学分/周数:8学分/18周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开课单位:太阳成集团tyc
一、性质和任务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外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实习,引导员工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并对他们进行师德教育,使其初步具备人民教师应有的品德和修养;引导员工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公司产品实践,初步培养他们独立从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能力;引导员工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教育规律,初步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规律,为成为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后备力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式
教育实习以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教学要求
1.通过教育实习,使员工能够运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2.通过教育实习,使员工了解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对外汉语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
3.通过教育实习,使员工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现状、改革动态,掌握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并结合所学公司产品理论,对实习过程中发现的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四、教学内容及其学时分配
1.教育实习准备阶段(10学时)
(1)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带队教师会议,落实工作任务,研究实习工作安排。
(2)联系实习学校,确定实习年级、班级、教育实习内容,确定指导教师,安排实习工作日程。
(3)召开实习动员会,做好实习生的思想动员及心理辅导工作,提出安全纪律要求,学习有关规章制度。
(4)安排好实习师生的食宿和交通问题。
(5)组织对分散实习员工进行相关证明文件的审核,签订安全责任书。按有关文件规定,实习生应按学院的统一安排参加集中实习,从严控制分散实习的人数。
2.教学工作实习(100学时)
教学工作实习,主要指课堂教学实习以及课堂教学相关工作的实习,一般包括编写教案、试讲和上课;听课和评课;辅导和批改作业等环节。还包括组织与教学工作有关的课外文化与科技活动等。课堂教学是检查实习生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教育实习的中心环节,是教育实习的首要任务。
(1)听课:到实习学校后,实习生要积极认真地听指导教师及其他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了解课堂教学的步骤,学习授课教师启发员工、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并了解实习班级、员工的基本情况。
(2)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撰写出详细的教案,送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批阅,并按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批复的意见进行修改。
(3)试讲:是正式上台讲课的预演,实习生必须认真对待,并虚心听取指导教师及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扬长避短,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4)上课:课前熟悉教案,课堂上灵活组织教学,讲课时应贯彻启发式原则,注重教学语言和板书的规范化,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5)作业批改讲评:要认真研究作业的正确答案,作业批改应持慎重态度,注重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并有几次较为详尽的讲评。
(6)辅导:应经常深入到员工中去,了解员工情况,针对不同国别不同类型员工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主观能动性等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认真听取员工对讲课的评价,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3.班主任实习工作(50学时)
这是培养和检验实习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教书育人能力的重要渠道。一般包括拟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开展一般的班务活动、做员工的思想工作、指导员工各项活动等。
(1)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根据实习学校原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和实习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拟定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并通过原班主任和带队教师批准后执行。
(2)组织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要以特定内容为主题,且主题要富于时代特点,表现形式要丰富多彩。其中内容可涉及理想、信仰、前途、道德等。
(3)家访:家访可以考虑不同类型的员工,但家访的方法要得当,目的要明确,且必须从班主任工作实习的实际出发。
(4)进行个别教育:实习生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心理学,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进行个别教育,使进步的员工扬长避短,取得更大的成绩;使落后的员工树立信心,积极进取,不断进步。另外,还必须适时适地给职工讲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汉语。
4.教育调查报告(10学时)
这是了解对外汉语教学实际、探索其教学规律,以便今后进行教学、教改研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实习生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
(1)员工根据教育实习过程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拟定教育调查计划。
(2)员工应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整理材料的基础上,就某一个专题写出切合实际的教育调查报告。
5.教育实习总结阶段(10学时)
(1)实习生返校后,集中组织实习工作总结大会,每个实习小组的带队教师对其实习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然后实习生可以自由发言,畅谈实习过程中的感受,以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
(2)根据实习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原班主任负责填写的有关成绩表格,带队教师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每个实习生的实习成绩。
(3)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必须经过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审核,加盖公章后由教学秘书上报教务处有关部门方可生效。
五、考核方式
参加集中实习的员工,实习成绩应综合体现员工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所取得的成效。实习带队教师应参考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在实习生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评定成绩及员工的具体实习情况、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其中教学工作实习成绩占50%,班主任实习工作占20%,工作态度及出勤占20%,教育调查成绩占10%。教育实习总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
参加分散实习的员工,返校后需要参加学院组织的实习验收,以具体考核员工实习的效果。其实习成绩由负责实习验收的教师根据验收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教育实习总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
六、指导书及主要参考材料
1. 翟大彤主编,《教师教育规划教材:教育实习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2.高鸿源,赵树贤,魏曼华著,《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第1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2007年8月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1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 2005年9月
5.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1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
执笔人:郝 伟
审核人:许秀芹
2014年9月